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1955节 (第2/3页)
,对考特尼也如此说。”娜塔莎道。 “没错,我是说过要你们好好研究华夏人。”鲍德温点点头:“只有研究好华夏人,我们才能更好的去搞定那些华夏人。” “华夏有句话叫做重赏之下必有勇夫。”娜塔莎道:“也可以说是,重赏之下必有死士。” 鲍德温挑起了眉头。 “华夏战国时,秦有一个人叫做商鞅,他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了当时的一次变法。”娜塔莎道:“当时的华夏是一个处于战争频繁和人心惶惶的时期。” 鲍德温皱眉道:“这种人心惶惶的时候搞变法,恐怕也只有华夏人能做得到,华夏人是有大智慧的啊……” “为了树立威信,推进改革,这个商鞅就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并不算重的木头,并当众许下诺言,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,赏金十两!老板,按照华夏的十两,那是接近十八盎司。”娜塔莎微微一笑,继续道:“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,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。” 就一根木头,给一斤黄金?扯淡! “那是自然。”鲍德温道:“简单的事情,还能拿到那么多黄金,没有人会相信这种简单的事情,这跟捡钱还有什么区别。” “于是,商鞅就将赏金提高到五十两。”娜塔莎道:“八十八盎司,老板觉得有人会做吗?” 鲍德温愣住了,虽然道理是一样的,简单的事情拿到那么多钱,肯定会让人起疑心,毕竟这有点天上掉馅饼的意思了。 可是这次的钱太多了,钱太多了人就会有贪念,即便明知道不太现实,但还是会忍不住去试一试。 为了这么一大笔黄金,就算被耍了也是值得的! “所以,重赏之下必有勇夫,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。”娜塔莎道:“当然,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两黄金。商鞅这一举动,在华夏人心中树立起了威信,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全国推广开了。新法使国家强盛,最终秦国统一了当时战乱的华夏。” 鲍德温听完这个故事沉默了。 他承认,现在无论是娜塔莎还是考特尼,都对华夏的研究越来越深奥了。 这个故事他都没有听说过,可娜塔莎却说的头头是道。 当然,这个故事可不是娜塔莎随便说说的。 鲍德温是聪明人,所以他才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。 “你担心的是‘重赏’会导致一些人变成‘勇夫’……这个的确需要我们小心。”鲍德温点点头:“之前我从未想到过还有这种可能,但是今天听你讲完这个故事,还真的是不得不防。” 娜塔莎笑了笑:“他们是华夏人,所以这个故事他们肯定更清楚。我们能知道的,他们一定更清楚。” “说得好。”鲍德温点头道:“我们能知道的,他们自然比我们知道的更多,清楚的更多。” “他们只需要提高佣金的比例,就会有人蜂拥而上。”娜塔莎道:“到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?老板,您总不能杀光所有纽约涉嫌洗钱生意的帮派吧,那样不但会激起公愤,还会导致纽约的势力失去平衡横,一旦纽约的势力失去平衡,恐怕警方也不会轻易放过我们的。到时候,我们将会遭遇双面夹击。” 鲍德温脸上的横肉颤抖了一下:“你觉得这样一件事情会导致我遭遇人生危机?” “千里之堤溃于蚁穴。”娜塔莎道:“这也是华夏人的道理。” 鲍德温愣了一下,千里之堤溃于蚁穴,这个典故他听过,千里长的大堤,往往因蚂蚁洞穴而崩溃。 所以说,任何的小事都要重视,稍有不慎将酿成大祸。 大祸的起源都是小事情。 现在鲍德温眼里的这件“小事情”或许就是蚁穴! “或许我们都高看了传山的儿子,说不定他的儿子根本就想不到这一点。”鲍德温只能这样安慰自己。 “如果他真的是一个连这点事情都想不到的,那我们的确没有必要继续跟他联系了,这种肤浅的计谋都不懂得运用的人,在华夏肯定是吃不开的,我们日后也不会有任何利益往来。”娜塔莎道:“但若是他能应对自如,那就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