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117节  (第2/3页)
    赏赐完,太后像是贴在朱永乐的脸上,仔细地瞧了瞧,低声问:“永乐,告诉哀家,你之前,这些书都是你自己看过的吗?”    “回太后,是的,臣女不喜欢诗文,比较喜欢看野史与民间习俗。臣女屋里,留有一些木工作品。倘若太后娘娘喜欢,臣女可以带到宫里给太后娘娘看,只怕太后娘娘看了觉得臣女的东西粗糙不能入眼。”    朱永乐这段话,真正把皇帝、太后、皇后都唬住了。    原来这个小胖妞是不喜欢琴棋书画,喜欢乱七八糟的手工。难怪问到这些问题时能对答如流。    太后长长舒口气,万历爷脸上有了一丝轻松,嘴角有了一丝笑意。皇后还是什么话都没有说。    恐怕只有朱永乐自己心里清楚,没想到李敏的计谋全对了,真是把皇帝都给懵了。    如果突然表现到多才多艺,好像全能无所不能似的,她小胖妞肯定让人怀疑,但只是某方面擅长,这就有可能是平常人家疏忽了她,不会对她有太多的质疑。尤其是,这种偏僻的科学专业。    灯谜环节圆满结束以后,中场稍作休息,歌舞升平。    朱永乐被太后赐座,有幸坐到了离太后比较近的地方。李敏和鲁王妃坐在一块。女儿表现出色,鲁王妃高兴到想哭了。一点都不相信自己女儿原来平日里是默默读书的人。    李敏看一眼后面,没有看见福乐。看来这个福乐公主是找个地方不知道干嘛去了。    福乐气些什么,她李敏很清楚。她李敏不是设个套,只是赌福乐会不会进套。如果福乐心里真存了想对她李敏干些什么的话,肯定会入套。这样的话,这个福乐是什么真面目,也就一清二楚了。    尚姑姑走到了她身边,贴着李敏耳朵边上说:“来了。”    “谁?”    “东胡的使臣。”    之前,已经有听说过,东胡人会在这次中秋宴会上派人过来和万历爷议和。边疆僵持几个月的战事,终于在前段时间有了结果。东胡人溃败千里,粮草用尽。有几千俘虏控制在朱隶的大军手里。    东胡人想把这几千俘虏带回去,所以,必须提出丰厚的议和条件。    万历爷是这么想的,要趁机宰一顿东胡人,好像都忘记了之前,自己朝廷内部有人和东胡人勾结,差点把朱隶害死的事。所以,万历爷决定先晾晾东胡人,让他们在外面等着。    尚姑姑说:“奴婢数了下,来了有几个人。”    “几个?”    “是的。”    李敏一眼眺望到对面。无论是朱隶的席位,或是皇子们的席位,都没有任何动静的样子。    只有福乐公主不在。    一场歌舞结束以后,东胡人上来了。    像尚姑姑说的,五个人,每一个,都是身穿东胡的服饰,精美的鹿皮坎肩,脚穿鹿靴,领头的,额头束带,是华丽的金色饕餮纹束带。李敏跟随人远远眺望,只见到那人侧面五官英俊,眼瞳是蔚蓝色的。    五个人单膝跪下,对着万历爷拳头捂胸:“臣等参见皇上,皇上万寿无疆。”    万历爷听到臣的字眼,满意地抚摸了下胡茬,道:“给朕的臣子赐座。”    几把椅子,放在了合适的位置。    几个东胡人坐了下来。    一个个都是身壮如牛。坐在对面的一些女眷拿起帕子捂住嘴眼像是一丝害怕。    李敏可以听见四周一些女人议论着说:    “听说北燕的人,和东胡人差不多,都是这样。”    “野蛮,粗鲁,没有念过书。”    “要不然,怎么护国公经常挨皇上说。”    护国公保卫边疆,这些人才有舒服的太平的日子过,结果,被人都说成了野蛮人。    李敏眼神微沉。谁说她老公是野蛮人,她是绝对有意见的。    “这些东胡人到这里想做什么?打败仗了,不是该俯首称臣,给我大明王朝进献猪牛马羊吗?”    “这你就不知道了。东胡人哪有这么容易妥协的事。他们年年打着我们大明疆土的主意,哪能轻易死心?”    这点李敏赞成。    东胡人想来干什么?想对大明王朝提出什么条件?    几个东胡人犹如乖乖的三好学生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,让人益发琢磨不清。    太后微皱起眉头,看看皇帝。    万历爷点了下
		
		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