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57节  (第3/3页)
正在整理胳膊上的吊带,觉出光线明亮,不由抬头来看。    她活动不便,二郎便上前替她打理,问道,“还是不敢动吗?”    他已比如意高了半头多,靠得近了,如意目光便扫到他脖颈上。看到他竟然有喉结,不由就愣了一愣。道,“……好多了。”    她也没再多想,只接过话头来,道,“……只是我私下揣摩罢了——陈家似乎想将女儿嫁给你。”    二郎眉头不由皱了一皱,先感到的竟是恼火。    然而这其实并不是件稀罕事——为平定乱世解民于倒悬而追随他的仁人志士并非没有,但想来也没几个。更多的人追随他还是为了日后的荣华富贵。他们觉着他最有可能平定天下、履践至尊,故而将身家性命压在他的身上。    为此嫁个女儿给他,根本就是顺理成章。毕竟婚姻是天然且牢固的盟约,是共富贵的有效保障。    何况他还尚未娶妻。    这一场叛乱平定下来,不知有多少人想嫁女给他,甚至都未必非要为嫡妻。    而他似乎也没理由拒绝——若当真拒绝了,反而幼稚愚蠢。    然而当着如意的面,他却不大愿意提这件事,只道,“随他们去。你若觉着烦得很,不见就是。”    要说有多烦人,也不至于。    如意只是想到小陈氏被强按着头押到她跟前一般,消极抗拒着的模样,不知为何,心下便有些难受。    可是她也早不是天真无知的小姑娘了。她知道在这整件事里,小陈氏的意愿有多么的微不足道。    她便说,“想来他们也不会来走我的门路,倒没什么烦不烦的。”陈家还不知道她是二郎的姐姐,比起找她,当然还是找二郎手下得用的谋臣更体面方便些。    她犹豫了片刻,终还是又说道,“只是依我看,陈姑娘未必愿意。”    二郎只垂着眼睛,随口应道,“哦。”    他淡漠得仿佛事不关己,如意心里有些懵,忍不住便问道,“你是怎么想的?”    二郎略有些不耐烦。    可还是如实答道,“若无人提这件事,当然最好。”    若提了……左不过就是娶一门亲罢了,非常时期甚至也许连婚礼都不会有,他需要给出的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名分罢了。在大局和利益攸关之下,若只需嫁娶一个女人便能调和诸多利害,他当然不会不合时宜的拒绝。    如意只是木愣愣的看着他。    他们太熟悉了,只是看表情就能猜透彼此心中所想。    她的目光渐渐由浅浅的期待变作了然之后淡淡的失望,可其实她其实既不明白自己在期待些什么,也不真的明白她在失望些什么。因为这答案她早已预料到了。    最后她也只是无奈的叹了口气,道,“哦。”    ——相比较于他们要做的事,小陈氏真的只是个不值一提的小人物罢了。    ☆、73|第七十章    二郎帮着她打理好了吊手臂的带子。    如意略觉着气氛尴尬,便起身出去。一边道,“我刚刚收到了益州的来信,正有事要和你说。喝茶吗?”    二郎便上前,抢先帮她斟上水,又帮她端到座位前。    如意笑了笑,也不同他争抢。瞧见信正搁在信匣子旁,便知道他适才已私底下看过了,不过想来他也没看完。她将信拾起来,重又拿给他。道,“褚时英是舵里的三把手,常年出入益州行商,和益州上下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有些交情。”    二郎也并不掩饰自己看过这封信的事,直接翻到第二页,一眼扫过。    信上说的是件大事,但也不算什么大事。    ——益州有官员劝说益州刺史、巴陵王萧恪称帝,萧恪明拒暗喜,私底下正在打造车舆冠服。想来是已准备要称帝了。    二郎看完信,也只轻笑了一声,道,“叔父真是心急。”    萧恪是天子的四弟,被封到益州已十七八年。益州这些年来富庶安定,商路四通八达,也算是他治理有功。    李斛之乱改变了太多的事,乱世之下,众生百态尽数浮诸水面。相较而言他这个叔叔的作为其实都算率直坦荡了。
		
		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